99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红桃_波多野结衣乱码中文字幕_真人新婚之夜破苞第一次视频_久久韩日_少妇一级淫片免费放正片_国产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

13066963301

名家專欄

Famous column
名家專欄
首頁 -名家專欄 -林雪萍 -林雪萍| 中國機床的春天(萬字長文)

林雪萍| 中國機床的春天(萬字長文)

發布時間:2025-04-22作者來源:林雪萍瀏覽:648


機床是工業母機,過去多年一直讓人操心不少。中國機床是一個萬億產值的行業,但利潤率只有百分之2.5。機床工具全行業企業數量超過1.6萬家,而機床主機也近5000家。廠家數量太多,利潤自然也差強人意。

細節看過去,依然是窟窿百出。但這兩年中國機床還是取得了不小的突破。中國制造增加值占比全球的1/3左右,而2024年中國機床產值則超過了全球的1/3,機床消費額也是全球1/3?!叭齻€1/3”意味著機床就是中國制造水平的指針。機床是一切制造之母,工業強當機床強。而從2019年以來,機床開始連續出現順差。在2024年貿易順差超過50億美元,每買進1億美元機床的同時,也能賣出2億美元。機床終于跟上了中國制造的步伐,呈現了向上繁榮的景象。

如果更近地去看一些制造商的發展,就能感受中國機床的春天,已經越來越走近。

主機廠的突破


中國主機廠,跟五年前相比,已經取得很大進展。主機廠能夠完成型號突破,至少在功能上,已經出現了不少的新氣象。

東北地區,回到正面沖鋒的主力。一個是大連的科德數控。一個是沈陽機床廠(包含沈機股份和沈機集團)。這兩個企業在五軸臥加、車銑復合和龍門機床,形成了新的沖鋒力度。

“沈陽機床”,是機床復古情緒的代名詞。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像“沈陽機床”這樣,最容易觸發人們的復雜情緒。它在2011年的高峰期,連同旗下的昆機機床等,可以達到180億人民幣年銷售額,處于全球第一的位置。而現在它的年收入,大約30多億元。昔日巨人似乎變成了一個小個子。

然而沈陽機床(沈機),也在努力地煥發新的枝丫。它的龍門和臥加,正在向日本大隈去靠攏;而車銑復合機床,也在面向奧地利WFL去對標。沈陽機床在航空航天等領域,取得了不小的突破。無論是沈陽黎明或者成飛、西飛,都成為它的強力支撐后盾。短短三年時間,就可以推動沈陽機床實現二代產品迭代,這種成長速度就是驚人的。

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用戶。在航空領域的葉片加工,用戶的知識反哺至關重要。跟工業軟件一樣,機床不是開發出來的,而是用出來的。

用戶提出要求,研發進行針對性的改進,機床提升速度就會大幅度提升。如果沒有用戶提意見,那么研發工程師的自我發揮、想當然地進行計算,就是死路一條。

通用技術在成為中國機床主力兵團之后,對旗下的沈機進行了大量的輸血改造??梢哉f,通過國家拉動,而非市場拉動,讓沈機獲得了體能的恢復。

沈機還遠遠不能讓人滿意。但得過一場大病的巨人正在緩慢復蘇過來。它過去最慘痛的教訓,就是過于依賴標準機床。而這塊市場,已經被江浙一帶的民營機床干凈利索地收走了。沈機的教訓,讓人們意識到走通機化的路線對規?;瘓F而言,是一條危險之路。

通用技術旗下云南的昆機機床,則堅守了專機的路線。它所瞄準精密的坐標鏜床,則是屬于母機的母機。盡管日本的大隈、馬扎克名聲在外,但真正精密的機床則是不為人所熟悉的三井精機和安田亞司達。這些不動聲色、體量不大的企業占據了機床的位置。日本企業一直都習慣于小心地構建對中國精密技術的封鎖欄。中國曾經一直依賴使用的是瑞士坐標鏜迪西DIXI。日本森精機收購迪西之后,就迅速停止了向中國供貨。坐標鏜的窟窿,只能由國產機床自己來填補。

大連科德數控,一直走著技術狂人的路線。它幾乎制造了各種機床零部件,從數控系統到床身,從導軌到液壓,從搖籃到主軸。唯有對零部件有充分地認知,才能對機床整體性能有著洞若觀火的理解。大連科德專注于五軸機床市場,這使得它對準了在中國的德日機床。整體葉盤機床,瞄準瑞士的利基特。這幾乎是小的不能再細分的基本單元行業。只有拿放大鏡,才能找到對手。而發動機葉片,則參考了瑞士的斯達拉格。至于轉子葉尖磨,則指向達諾巴特;而車銑復合,則瞄準了奧地利的鎮國之寶WFL,專門用來加工飛機起落架的;五軸立加,則瞄準德國哈默。與德國機床品牌日益走向專注的市場不同,科德像是一座旋轉炮塔,指向了多個不同的目標陣地。

哪里有用戶的真需求,哪里就有廠家的好機床。中國C919大飛機的制造,對于中國機床也是一個全新的機會。它需要解決三超曲面(超尺寸超柔性超?。┑臋C身蒙皮的銑削加工,這一向是法國迪菲厄的天下,而后者正是伴隨著歐洲空客飛機而成長的企業。上海拓璞追隨著C919的破冰之旅,突破了雙五軸鏡像銑削的壟斷性領域。這種鏡像銑削的技術,也并非一步到位。上海拓璞早期為中型運載火箭的貯箱筒段的銑削加工,就積累了深厚的基礎。一個行業就是一個技術筋斗云。企業踩上幾個筋斗云,就可以直飛云霄。航天火箭開了一個好頭,現在大飛機接棒,帶動中國機床開啟結伴雙飛的旅程。

同樣,當國產燃氣輪機的渦輪盤上的眾多榫槽需要精細的拉削加工之時,浙江暢爾的臥式側拉床,就會脫穎而出。這一直是德國霍夫曼Hoffman的天下,一臺拉床甚至高達1億元人民幣。一臺機床的價格,快要頂一個中等企業的產值了。而中國機床像賽車一樣,一旦進入賽道,就會進入自動周期變檔的方式。在過去9年,暢爾以三年一代產品的速度,從四軸到五軸,到正在研發的六軸。全球最好的三家拉床都集中在德國一個小鎮上。中國高溫燃氣輪機,一直是德國拉床支撐起來的。十五年前,哈電集團引入GE燃氣輪機的高溫合金輪盤的拉削,需要通過購買霍夫曼高速拉床而實現。這在當時,就已經是里程碑的大事情。而現在這樣的機床,已經被突破了。反過來看,這些百年老店的最大危機,可能就是迭代速度已經失去發動機。而中國機床企業正在以驚人的加速度,就像午夜街頭經過改造的賽車,轟鳴般地追趕上來。高端用戶的高頻互動,加速了這個進程。

機床是精密制造的貼身伴侶。當汽車、飛機或者航天產業發展的時候,機床產業也會隨之而振興。這正是催生中國機床走進春天并萬向更新的力量。

這些都是令人興奮的型號突破,與此同時還有機床的可靠性突破

對于通用性機床而言,機床的可靠性至關重要。僅僅看技術指標,并不能說明問題。換言之,即使機床的功能指標可以達到要求,但是機器的可靠性、持久性,才是用戶購買意愿的關鍵指標。這就是為什么在過去,經常會出現“首臺套總是成功發布,但行業總是不理不睬”的原因。在車間現場,機床的工作環境要比實驗室惡劣的多。實驗室的樣機,容易成為紙老虎。車間里的溫度、濕度、電磁波,都會讓紙老虎露出原型。

很多民營企業尤其是浙江,正在表現出良好的制造工藝,從而大大提高了機床的穩定性表現。浙江海天精工的龍門、溫嶺的東部數控的車床,浙江玉環市的海德曼車床、浙江新昌的陀曼齒輪機,以及東莞的喬鋒立加等,穩定性都已經上了一個大臺階。在浙江溫嶺的巨鑫機床,則專攻立車和汽車生產線。在某些國際市場,替代了埃馬克退出的空間。

溫嶺機床企業家給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對機床的狂熱。這里許多機床的創始人,都沒有高大上的學歷。然而他們幾乎從一開始工作,就跟機器跌打滾爬在一起。

東部數控的創始人操著濃厚的口音,令人難以聽清。但他可以把中國歷史十八羅漢的每一家、每一個型號的機床都倒背如流。他親手拆解的機床不下數千臺,對于裝配結構都是了然在心。就像倒背如風的降龍秘籍一樣,機床的精度奧妙就是掩藏在其中。這讓人意識到機床就是一門實踐的科學。東部數控的創始人本身是一個工匠,但卻一直致力于將“工匠秘訣顯性化”。這里鼓勵將各種技術訣竅表達成書面文件,公司專門有人負責“整理訣竅”。而且,企業對外非常透明。很多操作規范,對外毫不設防。這種透明、共享的態度,體現了中國機床一種自信向上的新精神。

打破五軸的神秘


五軸在很多時候,被當做一種高端機床的代表。這使得真正能夠完成五軸聯動的廠家,不得不出來聲明自己是“真五軸”,試圖跟那些采用“3+2軸”的五軸進行區分。這種區分,或許已經變得不那么重要了。因為生產五軸的機床廠家實在太多了。兩年前2023年在北京CIMT機床展,五軸機床只有50多臺,2024年上海機床展CCMT120臺。而這次2025年北京CIMT展,大約有400臺五軸機床在展出。400臺!五軸機床展示呈現了烈火燎原之勢。這讓日本機床行業感到驚訝。日本機床是對中國機床技術發展最為警惕的國家。一方面這是它最大的“市場大鍋”,另一方面也是“技術鍋蓋”封鎖最嚴密的地方。但即使嚴密的封鎖,恐怕已經難以防范。中國機床制造在早期濟南一機床繁榮的時候,還有著日本技術外溢的營養成分。而現在幾乎難以看到,中國機床從日本機床最為受益的地方,在于它在中國大量建立工廠所留下的熟練工人。

馬扎克的獨資公司寧夏小巨人,在中國獲得了豐厚的利潤。但它也以一己之力為寧夏培養了一個機床產業集群。東莞喬鋒、大連科德來到寧夏,不為研發不為供應鏈不為市場,只為這里有著豐富的熟練工人。馬扎克、德馬吉都為中國培養了大量的人才。

五軸機床已經打破神秘化。更多的五軸機床也在涌現。廣東今科、北京博魯斯潘、江蘇博陽、南通國盛、廣東科杰,都在規?;赝瞥鑫遢S機床。而五軸之王的大連科德,則展示了驚人的爆發力。這真是可喜的現象。當然價格也跳水的厲害,小五軸機床的市場價格正在不可思議地向30萬元逼近。

五軸立式加工中心,正在出現搖籃五虎。這包括大連科德、北京精雕、上海阿帕斯、東莞埃弗米和山東豪邁。它們都實現了搖籃的自主化。而作為旋轉軸的AC搖籃,對于立加非常重要。搖籃的自主化,跟轉臺之于臥式加工中心一樣,都看成是機床附件的一種有意義的突破。

有意思的是,這五家五軸機床廠,都可以看成是半路出家。

精雕是從雕刻機出身,它從輕型雕刻進入到手機機殼加工,并最后切入到主流機床市場。

大連科德是從數控系統開始,為了推廣自己的數控系統,不得不進入機床行業。

山東豪邁則是五軸機床的重度用戶,他們購買了太多的瑞士米克朗和德國哈默的機床。在看透了機床的使用特性之后,豪邁這樣的工程師思維富集的企業,也搖身一變變成機床主機廠。正如GE一度是3D打印的主要用戶,后來它通過一系列的并購之后成為最大的3D打印制造商。

東莞埃弗米的創始人來自德馬吉,跟海德曼技術團隊來自馬扎克一樣。他們作為外資高管多年,應該都非常熟悉機床的肢體。精密裝配的制造工藝本身,已經不再是瓶頸。他們只需要借助高效的技術管理,就可以做出型真神似的機床。

而上海阿帕斯則源自它的雅科貝思直線電機,從零部件直接進入到主機制造。直線電機跟機身有著直接的貼合面,大量的熱量如何傳導出去?這需要精巧的電機冷卻結構設計,這也是傳統機床廠的弱項。而阿帕斯則以此為專項突破,打開全新市場。

機床行業充滿了實踐的門道,不可言說。大量經驗的漩渦,培育了許多未經證實的技術偏見。這些如大河一樣寬闊的偏見,形成了新技術突破的天塹。

直線電機驅動的五軸機床,一般認為只能進行金屬輕切削。而現在重型負載的重切和硬質材料的硬切,都開始變得穩健可靠。航空發動機的葉片加工,已經驗證了這一點。直驅機床在重切時,完全可以將主軸的最大扭矩充分發揮出來。機床的銑削過程就像犁刀翻土一樣會有刀片的輪番切入,而直驅電機的快速響應正是最佳用武之地。

從國際品牌來看,哈默主要是機械動力為主。聯合磨削一直在不斷收購。它在2024年收購瑞士GF,而GD旗下米克朗的五軸銑床也主要是采用絲杠設備。而直驅則需要500多萬元,且多是輕切型機器。而阿帕斯200萬元的重型銑床,實現了直驅五軸的平民化突破。這使得中國機床,終于可以從德國哈默機床、米克朗的鐵通圍墻,撕開一個口子?!爸彬屩厍衅絻r”,使得直驅五軸機床的天平,正在向中國廠家傾斜。

當傳動形態上有新的突破之時,其實就是中國機床的機會。實際上,不少歐日機床早已經布局了直線電機的機床。德國的巨浪、羅德斯都是如此。羅德斯聚焦在模具輕切領域,而巨浪展現的則是高效切削。兩年前巨浪的葉輪高效切削,只需要2分鐘,而滾軸絲杠驅動則需要8分鐘。牧野用于鋁材加工的大功率主軸配直線電機的銑床,也在加速推出。

從這個意義而言,中國企業出現的并不晚。中國機床可以更加開放地擁抱直驅電機技術。

這五家沒有一家是傳統機床廠,給了中國機床界一個新驚喜。做得好的機床,不一定要從傳統機床走過來。半路出身、跨界行業的企業,不為傳統所累。這些充分化的機床市場,民營企業有更好的靈活性和激勵機制去突破。

上海阿帕斯走的是直驅電機的路線,而且號稱生而直驅。這給人一種很深的印象。中國機床,需要有一種獨到的標簽,來識別自己,而阿帕斯就做到了這一點。相比之下,沈陽機床,雖然在龍門、車銑都有了突破,但它的技術特點,顯然還無法清晰可見,體現出的是一種技術支點的模糊和商業思維的缺失,尚需假以時日方能撥云見日。

國產機床已經出現了平替的氣勢。春潮初上之時,呈現出一番月出東海、江浪翻涌的景象。

新能源汽車的飛來峰


汽車是機床之母,汽車行業幾乎占據機床消費的40%。每個國家的汽車行業的崛起,都伴隨著本國機床行業的發展。正如英國汽車的高速發展,就會有橋堡、999這樣的英國機床伴隨。日本和德國成為機床最強之國,跟它們的汽車工業息息相關。以倒立車而知名的德國埃馬克EMAG,以其簡潔的占地面積和易于組線的方式,就可以在汽車行業脫穎而出。意大利和法國作為重要的汽車生產國,它們的機床至今依然強大。而韓國則伴隨著現代、大宇、起亞等品牌崛起,相應的現代機床、大宇機床、斗山機床等也都顯赫一時。

唯一錯過自己國家汽車產業這趟高速列車的,就是中國的機床行業。中國汽車是通過合資的方式而發展起來,大量的外資機床也跟隨各自國家的汽車品牌而自然地充塞了汽車的流水線。像德國Grob這樣專門做發動機生產線的,像德國鈷領、TBT、藍幟等這樣看上去非常小眾的刀具公司,大量活躍在生產車間里。

中國機床和刀具,來不及有機會在最大的市場獲得商業競爭力。然而,當新能源汽車在中國高速發展并引領全球速度時,中國機床終于沒有錯過這次機會。

最能代表這樣一個浪潮的機床企業,莫過于廣東東莞的巨岡和浙江新昌的陀曼。一個提供便于自動化組線的臥加,一個是加工齒輪的齒輪機床。

新能源汽車零件數量顯著減少了近50%,而大量使用一體化結構件。一體化的成型機床、摩擦焊等設備需求增加,還有一個部分是零件的形狀在發生變化,大型集成、復雜、異形零件成為新的需求。這就要求機床工序集成自動化要設計新的解決方案,滿足汽車產業的發展需求。

而由于發動機及其零部件消失,對傳統金屬切削機床的需求大幅度降低。

與此同時,零件材料也發生了變化,

特斯拉電動車的超級工廠和超級壓鑄,讓“Giga(巨大)”一次得以流行。超級壓鑄技術讓汽車部件化零為整,以往多個零部件組成的單元現在只需一次壓鑄成型。而鋁合金等輕量化材料正在替代傳統鋼材,占用量占整車30%左右。如何加工這樣的一體化鑄鋁件,則是金切領域的新挑戰。對于輕型鋁加工而言,直線電機是非常適用的技術路線。

從手搖機床起家的巨岡精工,準確地把握了時代的走向。

巨岡最早主要是面向3C電子產品,如手機殼的加工。在這個領域還有創世紀、精雕這樣的霸主企業。精雕主動退出了這個行業,而轉向更高附加值的模具加工。而巨岡則順利地完成了驚險的一跳。它研制的直驅的五軸加工中心,可以對車身一體化壓鑄件進行多方位的加工,不同工藝的一次性完成。這使得它進入了蔚來、理想、小鵬、賽力斯等電動汽車制造商的法眼。

這其實也并非個別現象。如東莞的喬鋒機床,也是從3C電子的鉆攻機開始。而現在則擴展到車床以及車銑復合領域。它在寧夏建立工廠,借助于當地的人才優勢,加大中高端機床的挺進速度。

電動汽車雖然不需要燃油車那么多的齒輪組,但齒輪箱依然存在。動力電池的驅動,使得轟鳴的馬達聲消失了。這讓齒輪箱有任何嚙合的聲音,都是不可忍受的。萬里揚齒輪、雙環齒輪這些公司需要在齒輪精度下更大的功夫。這些企業一方面采用秦川機床,緩慢地替代瑞士萊斯豪爾。另一方面,像浙江陀曼的滾齒機則以其穩健的表現,也贏得青睞。陀曼精準地阻擊了三菱重工的滾齒機,在中國齒輪機床上大放異彩。這種風頭,一度超過了傳統齒輪機廠家的重慶機床集團和南京南二機。三菱重工有一箭之仇要報。當日本尼得科收購三菱重工之后,加大在浙江平湖建立工廠。尼得科最重要的任務,反而是要奪回從陀曼手中丟失的陣地。

不是只有中國機床抓住這樣的機會。那些在中國深耕多年的海外機床,也有準確的預判。已經成為日本馬扎克的獨資公司的寧夏小巨人,絲毫沒有錯過時代的浪頭。臥式加工適合于多工序作業,便于實現Giga壓鑄件的集約化加工。馬扎克的臥加在中國汽車市場處于的位置。而像寧波旭升這樣的鋁件廠,自然就成為采購大戶。日本機床企業向來耳聰目明,它們的眼睛,從未錯過地平線上浮出來的獵物。這種市場洞察力和反應速度,猶如獵豹。它被德國機床如同大象一般的穩重表現相比,對時代巨變會呈現更快的適應能力。

機床部件其實跑的更快


機床的好壞,跟整體系統性最為相關。主機廠要做好精密裝配,而零部件也要公差妥當。零部件往往在機床行業被稱之為““機床附件”。這一聽就是“主機大男子主義”。機床附件廣義上可以包括很多傳動件和功能件。但“附件”二字,掩蓋了它的自主性?!皺C床部件”,應該是更好的概念邊界。

但在過去,主機廠曾經有一個傾向,將機床發展不力“歸罪于”機床部件的太弱。作為供應商的乙方,機床部件廠家只能集體啞言,難以張口辯駁。

然而,這種半真半假的甩鍋語詞,容易掩蓋中國機床部件已經取得的巨大突破。

就運動傳動部件絲杠導軌而言,一直是日本THK、博世力士樂和臺灣上銀的天下。然而,廣東凱特的絲杠導軌,已經為博世力士樂進行代工。而德國德馬吉森精機在浙江平湖的工廠,探討是否可以使用南京工藝的導軌絲杠。

作為絲杠導軌的領導者,臺灣地區的上銀和銀泰作為關聯企業,無論是從品質和可靠性,都還高于國內廠家。但在中國,資本對主機的熱情也蔓延到機床部件。各方面對絲杠和導軌的支持力度,也都很大??梢栽?/span>2025年立下一面小旗子Flag,三年之內,這方面應該會有巨大的突破。

長春禹衡光柵尺在很多機床上表現穩定。而有意思的是,這些企業的成長往往就像“地瓜堆”一樣,是一窩一窩的出現。在長春,就會有長春光機數顯和長春七海光電這樣的光柵尺生態群落。

廣東昊志主軸,在國內已經有70%以上的占有率。在五軸龍門最重要的五軸頭領域,北京伊貝格,正在躍躍欲試挑戰德國霸主Kessler。龍門的價格為400多萬元,光銑頭的價格就是130萬元。伊貝格以80萬元的誘人價格,開始了輪番的挑戰。能夠進入拳擊場的圍欄之內,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這樣的挑戰,也是逐步前進。北京伊貝格的技術源于90年代末開始代理德國西麥克五軸頭。通過大量的維修服務,五軸頭的制造技術也在擴散。伊貝格進而增加研發探索的時候,就迅速崛起為國產五軸頭的第一品牌。

然而伊貝格五軸頭可以挑戰Kessler,但里面的電主軸,則無法獨立實現,它要么購買Kessler或者瑞士貝舍Bessey?;蛘卟捎脟a的電主軸如深圳愛貝科。前浪向前涌,也靠后浪推。后一個追擊的波浪,就要形成跟隨式的發力。

如果看中國部件的突破,就像剝蔥頭一樣層層穿透。首先需要啃第一層的主部件,完成第一層之后再尋找第二層的零件。一層一層剝到底,機床的整個供應鏈就會穿透。

這種傳統并非是線性向前的,在機床如此古老的行當里,最近幾年機床老兵經常會碰到陌生的新兵對手。比如煙臺艾迪本來為工程機械配套,為三一重工做液壓油缸、破碎錘。而現在,它已經進入絲杠、導軌和刀具領域。充分競爭的市場,哪里還有像樣的邊界,能夠擋住圈外的人?到處都是被野蠻人沖爛的籬笆墻,墻里的沖出去搶糧食,墻外的沖進來搶牛羊。

這就是跨界沖擊波。這是中國供應鏈豐富的表現。萬物霜天競自由,到處都洋溢著春天里牙根鼓動的氣息。企業之間的相互嫁接,人員的廣泛流動,就會形成全新的物種。企業的競爭對手,也很難再像以前那樣,有著涇渭分明的定義。

與臺灣地區的較量


中國臺灣地區的機床部件,一向在行業滲透率很高。這得益于它與日本機床密切的技術來源。但時代也在悄悄地變動著指針的方向。

作為裝載刀具的重要載體——刀塔,技術是從德國肖特、意大利迪普馬逐漸傳播過來。臺灣地區的刀架,曾經有著明顯的優勢。臺灣刀架一部分是主機廠自研自用,比如友嘉。另一部分是專業廠家,如六鑫、旭陽等。

然而最近十年的發展,國內的刀架已經明顯發展起來。中國臺灣地區的原產刀架的存在感,有所降低。國內的老品牌煙臺環球和溫嶺的三和,已經有了明顯的質量提升。而在常州、在大連也出現了明顯的刀架產業集群。

同樣,在轉臺技術方面,機械的復雜性正在被電氣化技術所顛覆。原先復雜精密的機械傳動系統,被高精度高速度高響應的電氣技術替代。各種直驅電機、角度編碼器、電主軸,都取消了機械的復雜性。而氣動鉗制器等元器件的成本降低,也讓轉臺制造的門檻大幅度降低。隨著機、電、液、控等耦合技術的逐一分解,轉臺的精度、轉速、承載、剛性等主要指標,也就一一突破。剩下的就是可靠性,這就是靠各家對系統完善的打拼了。

這使得臺灣地區的轉臺廠商如德川、旭陽、亙陽、寶家誠等,都面臨著直驅替代的影響,市場統治也在直線下降。

小規格轉臺處于技術成果低垂化的階段,一哄而上的局面也就難免了。剩下的就是逐底競爭的殘酷成本之戰,臺灣地區的機器制造完全沒有優勢。

而大規格的轉臺,還是電氣驅動暫時無法波及的領域。就功率密度而言,電氣無法替代。比如直徑6米、全靜壓的轉臺,要求的驅動力是直驅電機無法滿足的。這些轉臺,主要是面向重型機床。而煙臺環球的轉臺在這個空間則依然是穩穩當當。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看看中國臺灣地區零部件的發展,最近兩年被大陸的零部件廠家,蠶食的厲害。臺灣地區的機床,好像被孫悟空喊了一個“定”。這種“定身術”,使得它停留在原地而增長不大。

從性價比上來看,臺灣品牌越來越受到大陸的競爭。臺灣引以為豪的主軸、刀架、轉臺等設備,都被大陸制造商一一切割。臺灣已經淡化了存在感了。

臺灣機床的“原地踏步”,從反面展現了機床行業的退化路線。機床進步只有三條路徑:原理的突破,制造工藝的提升,或者是用戶的反推力。

臺灣的技術主要來源于日本,而缺乏自身的成長突破體系。而更致命的是,臺灣地區缺乏汽車等制造用戶,為它提供知識反哺的能量。它想在航空或者新能源汽車的突破,卻無法依靠地區的力量。

臺灣地區的機床發展,一直勝在制造工藝,勝在人機料法環的精密管理。這其實正是中國機床這兩年快速發展的一個主要突破口。兵團突破的箭頭,正好擊中在臺灣地區機床商的主陣地。短兵相接的遭遇戰之中,中國大陸機床與附件廠家有機會贏得這樣的戰斗。

中國臺灣機床的退化脈絡圖,會在中國大陸機床的大反擊后期,變得更加清晰。同樣的戰斗,也發生在中國與韓國的機床較量。

然而,臺灣機床附件整體依然勝出大陸一籌。因為它保留了兩大補血站。

第一個血站是是來自日本的機床用戶。像臺灣世圣,一直給日本最負盛名的臥加制造商三井精機提供轉臺。這同樣可以拿到大量準確的使用數據。三井精機最早是做計量出身,精度天生比機床高一個等級。它對世圣的數據反饋,對世圣有著重大意義。

同樣臺灣鉦通的刀塔,主要是給日本大隈做配套。能夠進入日本體系,表明精度和一致性是相當高的。最重要的是,它得到了使用數據的反哺。日本機床商所要求測量和測試的方法,往往都是完整的指標體系。而日本機床廠的使用數據,需要返回給刀塔零部件進行設計。

第二個血站,則是來自臺灣的工研院和PMC。這兩個院所,對臺灣機床進行前瞻性的研究。例如切削液、排屑機,都是按照能耗和環保,完全符合歐盟的綠色。而國內企業,對此還沒有引起關注。

臺灣宵特GPM的刀塔,在國內也享受聲譽。位于溫嶺的三和刀塔,跟GPM有類似。GPM內置電主軸的動力銑削刀塔,可以達到1.2萬轉。而國內則只能達到5000轉。這門技術就是臺灣工研院協助開發的,采用了良好的熱平衡控制。而開發成功之后,技術不落地,直接只賣給GPM

臺灣工研院還會做的更多,它起到了向企業傳授花蜜的作用。它會有單獨的培訓課程,向企業傳授如何進行高精度刮研,從哪個角度刮研。這種技術雨水的灌溉,到了無微不至的地步。

如果再放眼整個臺灣地區的機床市場,它的機器影響力依然站在前方,只是作為追趕者,可以開始聽見對方的呼吸之聲。

目前中國臺灣地區的機床的整體水平,和韓國機床一樣,整體上看依然比大陸機床領先。然而,在一些領域、一些廠家的身上,已經出現反超的跡象。這種反超的缺口,只會顯著性地擴大。例如浙江海德曼、北京精雕和東莞的喬鋒。精細化管理已經長成機床企業的一部分,而這恰好是傳統機床廠的短板。這是中國機床行業在技術突破之外,最為可喜的進步。

供應鏈內化的喜憂


中國機床出現了兩大全新的局面。一方面是關鍵用戶的大門,已經打開。無論是沈陽機床大連科德,或者是浙江溫嶺北平磨床,都是這樣的受益者。另一方面,機床零部件的發展迅速,已經在各個角落發動“對標的鏖戰”。整體而言,機床零部件的發展,已經大致領先機床主機一個身位,這使得主機廠可以更加心無旁騖地研究整體的系統。

當然,對于特別昂貴的零部件,機床廠也不想將利潤甩在外面。對于龍門加工中心而言,五軸頭是最關鍵的部件。一臺普通五軸龍門大約400多萬元,光五軸頭就大約130萬元。國內的龍門加工,一方面自己開始嘗試制造,一方面也會開始選擇國產化如伊貝格五軸頭,能夠節省將近50萬元。

機床與機床部件的關系,有時候也很難完全說清楚。日本機床,就出現了一種反分工的奇特現象。盡管德國機床,從感覺上會覺得精密性比日本高一些,但從產業發展未來而言,日本其實更勝一籌。

日本機床,非常強調自研。龍頭企業,都有自己的制造能力。日本大隈的龍門,最難做的五軸頭就是內部車間完成的。而日本機床領頭羊馬扎克,則更是有廣泛的的內部零部件車間。馬扎克在三菱數控的基礎上,獨立開發了專屬數控系統。馬扎克連刀塔都自己做,這種獨有結構在行業里也很有名氣。

對于強調專業分工的日本,機床行業呈現了一種不同尋常的供應鏈的內化。日本機床制造商傾向于認為,高端機床所有涉及精度部件,都要自己涉足。這是由于精密部件即使精度達到要求,但各個部件尺寸之間是相互嵌套的。如果是外來零部件,那么機床在零部件的反復疊加組裝之后,最重要的振動、平衡和重心等往往就不可控。

五軸頭的結構非常精巧,要求尺寸小、重量低。因為重量過大,會導致速度慣量過大,而影響整個動態性能。然而它又需要非常堅硬,剛性結構要好。它對鑄鐵的材料和工藝,都有著挑剔的要求。而外購件的標準尺寸,往往無法實現這一點。

只有一開始的零部件設計,與主機整體設計是一氣呵成,才能做出渾然一體的最優效果。這跟蘋果電腦,軟件、計算芯片和通訊器件,都要自己來實現,是一個道理。只有如此,軟件才能精準地用盡硬件的每一處潛能。

從成本角度來看,外部采購的成本肯定要低。但是,它未必能提供最好的質量。只要機床能賣出價格,每個機床主機廠可能都會希望自己來完成零部件的設計。例如豪邁、科德等所用的轉臺都是自用而并不對外售賣。北京精雕的CAM軟件技術,電主軸都是自研技術的典型標簽。

這種日本機床最為典型的自研自用的內化供應鏈,也成為追趕者的壁壘。盡管內部技術有之妙,但由于只流轉在封閉體系之內,難以使得整個行業受益。

主機廠供應鏈內化,固然是巨大的突破,解決了有無的問題。但這無法幫助產業整體繁榮。

在中國這樣一個對基礎工業支撐有著龐大需求的國家,供應鏈內化無法讓機床產業完成規模性的工業化。從1100的橋梁,被提前走過的人順手拆掉了。而更廣泛的行業支撐,還需要靠廣泛的第三方機床部件來實現。這正是廣東昊志主軸、煙臺環球轉臺與搖籃、洛陽鴻元軸承的廣泛意義。它們支撐了機床行業的群體性繁榮。

數控系統還需要加油


然而,在核心大腦的數控系統方面,依然沒有看到顯著的突破。這略微有一點遺憾。

大連科德的數控系統有廣泛運行的表現。科德的五軸機床,有1000多臺在現場工作。這里的數控系統,大多數都是光洋的。用進廢退,越用越強。廣泛使用的用戶,可以幫助機床部件建立起銅墻鐵壁的可靠性的長城。然而,光洋的數控基本都是自用,能否在外部機床復制,也存在一定的懸念。而那些專攻高端數控系統的企業,可能還需要繼續加油。機床是一門實踐的藝術,用起來,才是真好用。

品牌平替,也并非只有發生在高端。在中低端領域,霸主地位的廣州數控GSK,也有“中年危機”。位于蘇州的臺灣新代,也在市場上對廣州數控發起了巨大的挑戰。新代采用了腰部切入,然后向下豎切的方式。它最早是從小型車銑復合進入,現在加工中心用量也不少。盡管中低端車床,依然是廣州數控的價格優勢。但是,新代不斷下探的價格,也會逐漸壓迫廣州數控的主動脈。而后期之秀的中山邁特雷,也發起了同樣的猛攻。廣州數控作為中國數控系統的第一把交椅,如果不能盡快解決中高端數控突圍的問題,它可能在底部被更快、更靈活的小企業所圍剿。

這其中能夠看到古化石的痕跡。最早的藍天數控,雖然改名為沈陽高精,但也缺乏了往日突破的氣勢。盡管它在特定國家有出口,而在國內主流機床市場則并不多見。

工業母機作為一個高度市場化的商業市場,在行業金字塔的各個層級都有激烈的搏擊。擁擠向前的相互替代,從金字塔的腰部,到底部,已經全面展開。然而,高度內卷式的競爭是中國行業發展的最強磨刀石。數控系統的磨刀石,還可以擦得更亮起來。

巨大的隱患


遺憾的是,對于機床主機廠而言,精度與可靠性,依然是一個共同的謎。到底什么是“好機床”,依然沒有共識。當人們覺得有優勢的國家,出現“機床沒有共識”的現象,有點令人驚訝。這意味了中國機床界對正向設計的認識,依然有著巨大的不足。

機床的共振頻率如何定義,修改那些加強筋的形狀會改變一階共振和二階共振的頻率?

鑄鐵材料的楊氏彈性模量,應該如何選定,才能使磨床精度保持穩定。需要多大的變形區間,才能更好的吸收多余的應力?

在力學之外,溫度變化引發的機械熱應力如何消除?熱應力的管理,是中國機床可靠性的一只巨大的攔路虎。日本牧野的三軸銑床和臥加,制作非常精良。即使中國采用了直驅電機的抄近路的技術,依然無法企及它的精度。因為更高的精度,并未完全由直驅控制來決定,而是依賴對環境溫度管控和熱補償管理。摸透溫度的脾氣,正是制造精密機床的命門。

這些跟基礎原理相關的探索,在中國依然是一片黑森林的盲區。人們不清楚在這些霧氣繚繞的背后,是哪些力量在發揮作用。

中國機床的進步,在制造技術上有了很大的突破。而在設計原理上,依然有諸多盲區。瑞士肖布林車床,巧妙地利用了不同接觸面之間的粗糙度的自然配合。正如醉拳一樣,每一招式看上去似乎都是有缺陷的,但它們的前后組合構成了渾然一體的招法。瑞士機床對于貼合面的因勢利導之功,以至于它在導軌方面都不需要刮研。

這幾乎顛覆了人們對精密機床的認識。在中國,刮研技術,幾乎是精密的唯一通行證。而一些瑞士機床廠,就是用高超的設計,免去了這樣的環節。這樣的訣竅,中國機床界還需很長的時間,去揣摩清楚。

在機床結構與振動頻率方面,上海理工大學的科研團隊,多年來跟德國機床院所一直有著親密的交流。只可惜科研轉化氛圍不足,胸中空有奇才,無人前來問計。這正是底層基礎突破的尷尬。這樣的成果,本來跟沈機已經有了非常好的基礎。但隨著沈機的改制,這種合作也不了了之。

也有好消息是,深圳吉蘭丁正在從用戶使用機床的工藝入手,通過物聯網技術收集機床使用數據,形成機床設計知識包。它將更多機床工藝知識顯性化,從而讓機床設計工程師,能夠更好地“看到”設計背后的原理。這些用工業軟件固化下來的知識,會促進人們更好地駕馭那些還未曾掌握的基礎原理。

除了技術,還有商業智慧的考量


中國優秀的機床制造商,正在進入“幸福的對標期”。這些機床公司的技術路線其實非常單純,只需盯緊對標對手,就足夠了。正如浙江北平磨床,只需要盯準太陽工機的立磨,窮追猛打。這對于企業家而言,也是一個單純的工程師時刻。

就技術路線而言,對中國所有的機床廠而言,蒙著頭都可以選對路。然而在具體商業路線上,則需要有均衡的產品策略。

企業需要確保“流水型”產品,也需要有“攻堅型”的。例如大連科德在流水型產品,瞄準的是德馬吉森精機五軸加工中心。這種稍微常見的機型,為科德帶來有效的現金奶牛。

如果是純定制化的產品,或者航空特定領域的專機,很難通過規模效益和供應鏈贏得合適的利潤。僅針對某一具體行業設計,客戶群較為單一和狹窄的企業將面臨較大的風險。

專用機型上使用的功能部件,實際是其他機型的復用。這只有通過通用的制造體系,來尋找支撐。由于通用型機床的數量保障,使得部件的成熟度大幅度提高,進而為專用機型奠定基礎。

由于處于追趕位置,機床企業必須特別關注流量型與尖刀連之間的平衡。中國機床的經營方式,已經無法按照傳統機床品牌所走過的路。

國際機床品牌,已經在利基市場的全球版圖獲得了壟斷性的存在。它可以全力以赴。而中國攻堅型機床,一開始只能依賴有限的中國市場。作為追趕者而言,起初很難進入全球市場。這意味著企業無法在一棵樹上吊死。

像利基特瞄準了一個狹小的市場,每年只能生產上百臺設備。這是一個“利基特的悲劇”,供應鏈將沒有任何優勢。

這些機床最后都是被自己的策略所擊敗,缺乏完善的制造共性系統。

無論是從生產制造,還是供應鏈,都完全沒有成本優勢。當面臨著工業化思路發展的機床切入進來,這些作坊式的制造,將很難生存。

而產品的發展策略,也有諸多守正出奇之處。

面對哈默的五軸加工中心,科德采用了“跳棋式”的之字形產品開發策略。每推出一款的新機型,都需要考慮尺寸的有效覆蓋度。科德在發展五軸加工中心的時候,往往在400mm臺面之后,直接跳到800mm臺面。等800mm臺面市場穩固,再反向制造600mm臺面。當800mm以下的產品穩固,則跳過1米臺面,而直接指向1.25m。當這款大尺寸完成之后,再反向進攻1米。這種之字形的產品規劃,最大限度地拉長了加工尺寸,盡可能延展機床覆蓋的量程。某種意義而言,這是產品研發策略,也是一種營銷攻心術。

然而,也不能浪費每種機型嘗試新技術的機會。一代機型一代“閃爍燈”,要有特殊的技術特色,來占住用戶的心智點。在1米臺面的型號里,科德嘗試著將機床的床身全部采用焊接鋼結構。如果沿用哈默的道路,則采用人造大理石疊加鑄件的方式。而現在,通過新型號來練兵的時候到了。由于鋼比鑄鐵抗拉強度提升一倍,焊接鋼結構可以做到更好的剛度和強度。

然而,焊接鋼結構會迎來機床最大的敵人:應力。焊接過程是一個忽冷忽熱的過程,從而產生大量內應力。這些應力即使在退火爐進行緩慢消除,依然會保留一部分。應力是機床的萬惡之源。它將會在整個機床壽命周期里,成為一種“反派”力量,影響機床的精度。

在這個時候,需要精心設計車身的結構,讓它的應力分布能夠按照預設的路線進行分布。這正是正向設計的核心精髓。這種產品突破,是一個雙重含義,一方面補齊產品的譜系,另一方面也通過力學與結構件的優化,深化對機床設計的理解。

在行業整體上,中國機床依然需要考慮整體的分工布局。通用技術集團目前的布局,依然宏大。它的機床規格有近900個,而在金屬切削加工機床領域則覆蓋80%以上的產品類別。這對于通用技術集團,恐怕并非是一個值得自豪的數據。可能85%以上數量的機床,已經進入充分競爭的領域。這些機床需要靈活的市場策略和變化應對,大集團很難發揮優勢。通用技術集團回歸攻堅型的機床主戰場,可能是最好的路徑。而在流量型機床,它是很難跟民營企業去競爭。

小結:兵馬相見


中國機床的市場,楚河漢界線乍現。在中低端機床,很多民營企業已經熟練地掌握著機床工業化的密碼。高端機床領域,跟德國、日本、瑞士機床形成了清晰可見的迎面相撞的局面。這是過去從來不曾出現過的現象。有一種潛在的力量,催動著萬物骨骼像竹子拔節一樣劈里啪啦地瘋長。

中國機床,迎來了涌動的春天。

免責聲明:本文采摘自知識自動化,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金航標及行業觀點,只為轉載與分享,支持保護知識產權,轉載請注明原出處及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友情鏈接: 站點地圖 Kinghelm 金航標官網 薩科微官網 薩科微英文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产欧产美韩系列亚洲爱 | 视频一区在线播放 |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女上位 | 草草爱视频 | 91视频毛片 | 国产偷久久久精品专区 | 成人在线观看免费 | xvideos在线观看 | 国产91久久婷婷一区二区 | 国产一级淫片91aaa激情 | 国产不卡a| 午夜免费时刻 | 五月婷婷综合色 | 国内精彩免费自拍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 亚洲精品影片 | 国产精品麻豆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综合视频 | 欧美成aⅴ人高清三级 | 欧美一级视频网站 | 又黄又大又色又爽又刺激的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成性色 |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牛牛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网站 | 91短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777奇米视频|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高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北条麻妃 在线播放 | 成年免费在线视频 | 麻豆视频一区 | 韩国三级在线中文字幕无码 | 日本三级线观看 视频 | 成长av影片免费观看网站 |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黄色一级片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91在线播放精品 | 久久中文高清 | www.国产精彩视频 |